用户名: 密码: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专家顾问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 2022年“华夏雄风” 第十二届中国风全国书画艺术交流赛征稿2021/8/15
  • 2016年“华夏雄风” 第六届中国风全国书画艺术交流赛征稿2016/8/27
  • 2015年“华夏雄风” 第五届中国风全国书画交流赛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展7月28日起征稿2015/7/28
  • “墨韵千年”百位名家绘中华百米长卷“华夏五千年锦绣山河图”创作2014/3/18
  • 2013年“第三届中国风全国书画艺术交流赛” 获奖名单2014/2/11
  • 墨韵千年·第三届中国风全国书画艺术迎春作品展2014/1/19
  • 墨韵千年·第三届中国风全国书画艺术迎春作品展 南昌展2014/1/15
  • 美丽中国 生态上饶2013/9/9
  • 2013年“墨韵千年”百位名家绘中华 大型国际主题书画大赛 征稿启事2013/7/29
  • 2012年“盛世中华”第二届中国风全国书画艺术大赛获奖名单2013/2/9
  • 按类别:
    按地域:
    按字母:
    按姓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观点 学术交流 | 名家观点 | 艺苑聚焦
    观点 >> 文章阅读
    趋向模糊的边界—中国艺术发展趋势随感
    发布者:工艺美术网 发布时间:2013/7/26 阅读:2538次

      从广义上讲,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们在生活或劳作中甚至游戏中的很多行为都可被称作艺术,而所有物品在一些特设的环境下也可以被称作艺术品。在法国拉斯科洞窟里的壁画,是人类先祖们对日常捕猎生活的记录,但同时它们也是艺术品。起初艺术与生活并未完全脱离,但随着人类分工系统的展开,一些专门从事诸如写作、绘画、表演、雕塑、音乐、舞蹈的人开始被称为艺术家,而他们创作的成果被视为艺术品。

      当艺术家群体不断壮大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后,与之配套的艺术理论、思想、历史系统也开始产生。但实质上,并没有一个真实存在、完全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的“艺术本体”。正如贡布里希很早就提出的“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艺术是艺术家将其在日常生活中所思所虑的问题进行表达的一种语汇。只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说话,它以文字、声音、图像等物理形式呈现。因此,当时代发生变化,人们思想发生变化时,艺术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而能够打动人的艺术,正是那些在历史各个时期能够对现实生存语境进行贴切表达的艺术。

      作为艺术系统一支,美术的发展对艺术领域的向前推进始终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起初仅仅只是记录的功能、到成为表达美的工具、再到成为观念的载体,美术在紧随时代变化的同时,自身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在中国,人们习惯把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现的新美术称为新潮艺术,或者叫现代艺术。九十年代后,又开始逐渐改称为当代艺术。(这里我并没有从艺术史发展层面去区分现代艺术或者当代艺术,因为在中国很多概念是模糊的,中国的当代艺术更多是针对官方艺术,或许以后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区分……)

      中国当代艺术的出现源于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文革的反思以及个体意识的觉醒。在经历了星星美展、伤痕艺术、85美术思潮、89现代艺术大展、新生代、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等时期和阶段后,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走向成熟。而九十年代出现的艺术市场,则把当代艺术推向了一个阶段性的高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被确立,艺术市场也迅速发展。艺术与金钱也不再是人们避讳的话题。在市场帮助下,当代艺术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当代艺术家们也走出了草根的困境。在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结束后,一批艺术家因为没有运费而无法将自己的作品运回家。但今天,全国性的大展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很多艺术家的作品甚至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展,国际展览中也频频出现中国艺术家与其作品的身影。这样的变化,无疑是市场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带来的转变。

      时代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冷战结束后,沟通、贸易、自由市场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也不例外。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市场经济在中国已颇具规模,消费主义的观念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资本成为链接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间与政府的重要手段。市场的建立也加速了市民社会的发展,大众的文化意识得到了提高,大众时代来临的呼声越来越为强烈。而由市场推动的信息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更是加速了中国大众时代的来临。其信息发布、资料搜索、社交媒介等功能,让个体成为时代的主角可能性增加。它也大大提升了知识传播的公平性,过去知识被文化精英所垄断的局面正在逐步打破。获得了互联网技术的有效支持后,大众参与文化方向评判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而当这些评判结果与商业进行对接与融合后,它们将迅速地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

      面对这样的变化,每个领域都将作出调整,艺术也不例外。但似乎很多艺术家和艺术从业者并不适应。艺术市场的存在改善了当代艺术家们的生存环境,却也在艺术领域滋生了一些过度的精英意识。他们坚持艺术应当在自我内部系统的发展与对“艺术本体”的挖掘,强调艺术领域所谓的“独立性”,不重视甚至反感艺术对时代问题的直接切入。作为个体自由的判断,这样的选择无可非议。只是在我看来,与时代渐行渐远的感受,会使得他们的艺术作品不再具备打动人的因素,即使他们的艺术语言如何精湛,也会逐渐从不断发展的新艺术视野中消失。因为生存感觉和观念并不是艺术本身能够产生的,它是艺术家作为一个人对自我生存语境的反映,脱离了时代的感受必然不溶于时代。

      当然,仅仅只是走向对现实、大众的关注是不够的。因为感受有高低,转化成艺术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有差距。艺术家们在磨炼语言的同时,需要切实地深入社会,去感受时代对艺术的要求。去发现那些带有公益价值思想,对社会有用的思维,并把它们转换成艺术作品。正如徐冰所说,让让艺术对人们的思维模式、习惯方法产生良好的反作用,让艺术成为人们的思想营养,也只有这样的艺术才能以时代的代表而出现。

      大众时代带来的另一影响,是对固有鉴定系统的破坏,由名人或者权力者组成的评价队伍将被冲击。就当代艺术领域来看,目前批评家、策展人、知名艺术家或者文化名人几乎垄断了对艺术评价的权力。这种艺术鉴定系统,在当代艺术领域处于初级和不开放状态时还是合适的。但当当代艺术需要进一步扩大、向外开放时,原有的系统必然会受到动摇。而更为关键的是,现下一些批评家、策展人、成名艺术家们的思想,对文化的认识过于精英。精英思想在文化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存在,并且对文化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过分强调则会陷入不理性地自我迷恋与意淫中。而通过网络与越来越发达的信息技术,其他的领域的学者甚至普通的大众的意见,都应当成为艺术家以及艺术从业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个领域,中国当代艺术的边界在未来将会越来越模糊,与其他领域和大众结合度也将越来越高。过分坚持在艺术领域本身的挖掘与过分对艺术家专业身份的强调的观点,将会越来越陈旧并失去价值。当然,谁都不能够准确知道未来,任何观点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 Copyright 2008-2030 Great View of Art Magazine * 《文藝大观》杂志社 * 《品艺堂》DM杂志(www.artsgrand.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全球统一服务热线:400-8833-603 ┊ 邮箱:wca911@126.com ┊ QQ交流号:591799889 (微信同号)
  • 国家工信产业部ICP报备:赣ICP备08000569号-11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站 ┊ 本站带宽由数据家提供 ┊ 《文艺大观》杂志编委会*品艺堂传媒全权运营
  • 编辑部地址:中国 江西南昌市高新区高新五路九仰梧桐公寓9栋21F 广告运营机构地址: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北路万科海上传奇29栋23F 邮编:330029
  •   电话:400-8833-603   建议及广告热线:13077987593  在线商务客服:文艺名家推广,文化艺术交流《文艺大观》!
  • {版权声明}本站为《文艺大观》杂志唯一官网,严禁转载、复制、防盗版面,建立镜像站点,违者必究!切记,谢谢合作! 全程网络营销整合策划推广:亿网传讯
  • 本站关键词:《文艺大观》杂志社,文艺大观杂志社,品艺堂,中国文艺网,中国文学网,中国艺术网,中国工艺美术网,工艺美术大师,书画名人网,中国诗人网